无锡中欣防腐设备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光临!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312国道旁
热点链接:★★★
钢衬塑管道报价
中国化工设备网
中国化机网
无关管道咨询电话请勿扰
| 临江新城 彰显杭州湾的人文灵魂 |
作者:无锡中欣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时间:2008/8/18 ‖ 来源: ‖ 点击:2354 |
临江新城 彰显杭州湾的人文灵魂 2008年08月14日 以“喜奔竞、善商贾”为代表的萧山精神,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也见证着不同时代的辉煌成就。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表现为战天斗地的围垦精神;在20世纪八十年代,它表现为“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在20世纪九十年代,它表现为“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和“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在21世纪的“钱塘江时代”到来的时候,它又表现为“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新萧山精神。就临江而言,虽然其本 A服务篇——吃苦奉献,执著坚韧,优化服务促发展 到了临江工业园区,一直天南地北寻找投资乐土的客商们都会在此驻足,临江良好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网络、较低的商务成本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而最终使他们扎根下来的,则还是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地区的投资者们都有一种共同的表达:选择临江,没有让我们失望! 2008年是临江工业园区项目投入、推进的关键之年。园区对新批项目,要求尽快投入,谋求早开工;对在建项目,引导加快投入,谋求早竣工;对建成企业,鼓励扩大投入,谋求新发展。园区注重环环相扣,完善“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品牌;出台了“十强企业”评选办法、扶持重大建设项目若干政策意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盘活存量土地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 “临江还处于创业阶段,到今天管委会机关还只有30多人,人手少、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要求高。但从组建之日起,我们就贯彻精诚团结、乐于奉献、务实创新的团队理念,凝聚全体人员肩负同一份责任、拥有同一份事业、创造同一个奇迹。为园区建设发展服好务成为每个人的共同使命。”萧山区委常委、临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洪松法举例说,“2005年12月,在中国选址2年多的以色列泰华(TEVA)医药投资公司1000吨原料药(活性医药成分)及中间体项目签约落户临江,一期注册资金为1080万美元。当时,对方要求我们园区两个月内办理完成从工商名称核准到公司设立登记的所有手续,总共20多项内容。结果我们管委会各部门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半个月内办妥了所有手续。反而是对方没跟上进度,企业董事长还专程来临江当面致歉,说明相关情况。今年泰华方面再次增资1080万美元,注册资本扩大了1倍,并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取消了有轻度污染的医药中间体项目,改上原料药新品。”很多企业跟泰华医药公司一样,与园区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关系,形成了良性互动。 为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促使项目加快建设,园区还专门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推进项目建设”牵头联系制度,对现阶段园区41个项目分别明确了牵头联系领导和工作职责。班子成员纷纷下企业,到工地,边调查研究,边狠抓落实。“这是贯彻落实萧山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千名干部进企业、齐心合力促发展’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园区‘项目推进月’活动的深化和延伸。”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国民解释道。 园区各部门都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项目推进的措施,缩短了办事流程,明确了办事时间节点,推行了手续代办制,强化了交流协作。“今天的事情今天办,明确的事情马上办,能合并的事情不分开办,能一次办的事情不分次办,能电话办的事情不要求企业赶过来办”,已经成为园区全体人员的一种办事风格。经济发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营造氛围,促使园区企业形成“你追我赶”的发展热情。同时要紧紧围绕园区“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服务,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现在,园区还在研究制定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相关政策。 园区还借力发力,建立了由10多位省内外行业内知名教授、专家组成的“环保安全专家库”,不仅可以随时提供企业环保安全咨询,还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园区企业进行重点检查监督和指导。今年6月,一家企业废气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专家到现场马上指出了原因所在,立即整改即刻见效。还有一家企业的氨水从槽罐到储罐一直实行罐外循环,经专家现场指导,采用尾气内循环技术,轻松解决了困扰企业多时的难题。 园区充分认识到,配套建设的力度决定着招商引资的高度,影响着招商项目的多少、好坏、大小。园区围绕“标准要高,谋划要早,推进要快,形态要美,服务要优”的原则,已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共为25家企业提供了“三通一平”配套服务,园区内科技楼、综合市场等公共设施即将开工建设。作为完善三产服务的新突破,一家四星级酒店即将开工建设,另有一个集大型购物、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三产项目正在积极引进之中。现在,临江整个规划区域内均可满足项目落户的要求。 如果说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那么,优质高效的服务、管理,则是供血的心脏。 临江正跃动着稳健的脉搏,启动新一轮的跨越。 B和谐篇——以人为本,包容开放,和谐临江齐打造 在推进开发建设的实践中,临江人在积极谋划“如何发展”的同时,还不停思考着“发展为了谁”这个命题,把民生改善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和谐园区,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在原有基础上,园区今年力争再投入基础设施建设5亿元,根据“建园”和“建城”相结合的要求,围绕“临江新城”的定位,进一步做大框架、做全功能、做优环境、做美形态,按照“建一个工程、成一个精品”的要求,强势推进道路、管网、河道、安置房、科技楼、综合市场等工程建设。 今年7月1日,临江佳苑社区成立,农场的居民们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有事找社区了。在临江,不仅有企业员工火热的生产场面、有建筑工地紧张的施工场面,还有着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临江佳苑社区是农场拆迁安置小区,安置房一期已入住,二期9月就可抽签分房,三期7.2万平方米即将动工建设。小区内道路干净整洁,花木郁郁葱葱,周边银行、超市、卫生服务站等公共生活设施日趋健全。走进总面积300多平方米的临江佳苑社区星光老年之家,里面设有电视茶室、健身室、乒乓球室、聊天室、老年学校等,老人们正在空调下搓麻将、打扑克,开心地聊着天,享受着夏日里的清凉。佳苑社区是临江工业园区打造和谐临江的一个缩影。 征地拆迁历来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而在临江,农场三期共拆迁房屋近800户,没发生一起大的纠纷。临江人说,靠的就是八个字:“真情实干,和谐拆迁”。在拆迁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一些确实存在就业、生活等困难的拆迁户,在严格执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提供帮助。园区还采取了“签约、腾房、拆除一竿子到底”的办法,保证了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让我们来晒晒临江人的幸福:白天、夜间、突击相结合的“全天候巡防”,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全覆盖网络”,园区全面安装了无线报警系统,还有萧山唯一一家杭州市“市级示范警务室”——临江工业园区警务室共同保障着临江人的安全;农场家属工的养老、医疗保险待遇得到全面落实,解决了家属工的后顾之忧;在已开通K313路到萧山城区公交车外,7月1日起正式开通了K511路到杭州主城区的公交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了;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连年被评为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每位班子成员均联系一户困难户,为困难户送去温暖和帮助;园区慈善分会正在积极筹建之中,多家进园企业表达了支持慈善事业的态度…… 园区文体活动经常化,先后组织举办了登山比赛、体育竞赛、卡拉OK比赛等,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园区凝聚力。和临江的居民一样,园区各个企业的员工们也感受着和谐中的幸福。在浙江汇丽公司,四人一间的员工宿舍里装有空调、彩电,厂区内还建有1200平方米多功能活动厅,有专门的篮球、足球、羽毛球场地以及22种健身活动器材。而泰华医药的员工们则每年圣诞节都会收到来自以色列公司总部的一份特殊礼物。“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临江人迅速行动起来,十天之内,就捐款人民币325万多元,承担帐篷材料生产任务的企业加班加点提前发货,各家企业还对灾区员工进行调查,给予了特别关心和照顾。 在推进园区建设中,临江人深深体会到了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努力构筑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 C 奉献篇——创新创业、争先超越,搏潮击浪竞风流 “人心齐,泰山移。人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当记者向园区管委会主任洪松法请教临江快速发展秘诀时,他精炼地概括道,“周边的开发区启动早,硬件实力强,临江只有通过发挥人的优势来弥补硬件的不足和差距,优化软环境,为开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园区经济发展局蒋海芸还清楚地记得刚来临江时的情景。“当时我们人很少,经发局和国土局一共七个人,合起来办公。直到2006年两局才独立运作。当初园区的外围配套还不完善,没有直通园区的道路,我们每天都是乘一辆中巴车,在乡村道路上颠簸一个多小时来上班,不过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们都充满了开拓者的激情。”招商局局长沈丹凤是这样描述当时的工作的:“在园区的起步阶段,当时我们没有办公用车,为了去企业送文件、沟通方便,园区给我们每人配了一辆自行车。可是园区比较大,骑车去企业来回也要一个多小时。为了提高效率,同事们干脆放弃午休时间去企业送文件。虽然苦,可大家很乐观。”园区社发局局长寿华成是2006年来到临江的,之前他做了18年的公安工作。社发局的工作比较杂,涉及社会治安、卫生、违法建筑、计划生育等很多方面,寿华成的感受是:“公安工作是十分辛苦的,来临江这两年来,我更明白,最苦的不是某个岗位,而是‘创业’的那个阶段。刚来时经常失眠,压力很大。”而国土规划建设局副局长虞立峰,原来是萧山区建设局的一名工作人员,2003年作为挂职干部来临江锻炼,原定一年,而现在五年过去了,他却从未离开过这块让他挥洒激情的土地,从26岁到31岁,他将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临江大地上。他说:“这里是一个真正锻炼人的地方,我们能够参与并见证临江工业园区的组建、发展、壮大,真是莫大的荣幸!”许关相,国土萧山分局下派到临江工业园区的土管员。来到园区后,他的编制及行政关系虽然不在临江,但事事处处为园区发展着想,周末加班是常事,每次有大批量项目需要上报时,他都主动加班到深夜,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让项目早日获批。 的确,创业的日子太忙了,太累了,太苦了。园区为数不多的女职工们,还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难题。沈丹凤结婚三年多了,因为人手实在太少,她怕耽误工作,不断将生孩子的事情往后推。看着自己同龄人的小孩已经会走路、会喊妈妈了,她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感觉愧对家人。她说:“今年是园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不能拖后腿。忙过这段时间,我就可以安心地计划当妈妈了。”她还告诉记者,“我们园区国土规划建设局的武海蓉,干起工作来更是拼命,生宝宝的当天白天,她还在单位里跑来跑去工作呢。”沈丹凤提到的武海蓉,是来自青海的一位女大学生。2003年9月,武海蓉只身一人来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临江。“我很幸运,报到后正好赶上了9月12日的开园庆典仪式。”回忆起开园当天的情景,武海蓉说:“当年,园区人手少,要筹备好几百人参加的庆典活动,每个人都从早忙到晚。开园那天,所有的人都特别激动!为了展现临江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园区的女同事们悄悄商量着庆典当天统一服装的事。”说到这里,武海蓉脸上露出了得意的表情,她说,庆典当天,男同事们很自然地着正装,而女同事们都相约穿上了白衬衫、黑裤子、黑皮鞋,齐刷刷地站成一排迎接来宾,招待客人。看到这个场面,洪松法主任感动地说:“谢谢!谢谢你们都把园区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来办。咱们家里办喜事,是该穿得精神些!” 是啊,最大的喜事就是临江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让我们记住这些可爱可敬的拓荒者!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临江人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搏潮击浪竞风流,生动阐释并发展着临江精神的崭新内涵,描绘着临江令人憧憬的美好蓝图,创造着临江充满希望的光明未来!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萧山记者站 王丽芳 赵玉福 编辑:郑海云
|
| 广西钦州将建我国西南最大临海石油化工基地(上一条) 返回 歙县开展专项整治 突出五大安全生产重点隐(下一条) |
| 热门新闻:四川乐山五通桥一化工企业盐酸泄漏 |
无锡中欣防腐设备有限公司(钢衬塑管道网) 保留所有版权 Copyright 2005 - 2008,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9084700号-4 制作维护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312国道旁 电话:0510-83308710 传真:0510-83308710